雷軍在2024年度演講中曾立下flag,“小米S7 Ultra明年征戰紐北”,并放話“用十年將保時捷拉下馬”。理想固然很豐滿,只是現實并沒有像“雷布司”想得那樣樂觀。
畢竟,小米面對的勁敵可不止保時捷,還有現代IONIQ 5N(艾尼氪5N)。
既然提到現代N品牌,我就先作個鋪墊。它是現代的高性能汽車品牌,其地位和奔馳AMG、寶馬M、奧迪RS一樣。現代N品牌首次發布的時間是在2015年,十年間,其軌跡遍布WRC、勒芒24小時耐力賽、F1等世界頂級賽事,并屢次問鼎冠軍。比如,在2023 TCR China與2023 TCR World Tour兩大賽事決賽中,Elantra N就力壓群雄,斬獲雙料冠軍。
2024年,現代IONIQ 5N首次參加派克斯峰爬山比賽,全程19.9公里,海拔落差達到1440米(起點海拔2862米,終點海拔4302米),最終IONIQ 5N以9分30.852秒的成績刷新最快電動汽車紀錄。
而在2024紐北電車圈速比賽中,IONIQ 5N拿到了7分45秒59的好成績,其排名僅次于保時捷和特斯拉,成為紐北圈速榜唯三上榜的四門電動車。
什么叫“嘴上沒贏過,實戰沒輸過”,現代N就是,自詡為“彎道頑童”,但其野心就跟它的LOGO一樣昭然若揭。N既代表現代集團技術殿堂——南陽研發中心,也代表有著“綠色地獄”、“真理之環”之稱的紐博格林賽道,兩個連續續彎角則象征著紐北的組合彎。
雖然現代N品牌在海外名聲大噪,但國人對其知之甚少,這是因為現代之前并沒有將純正的N品牌性能車引進中國,我們看到的頂多是N-Line車型。直到今年8月份,現代才以進口車的方式在國內正式投放IONIQ 5N。
那么,IONIQ 5N到底在哪些方面值得國產性能車學習,我結合我在成都天府國際賽道對這款車的試駕體驗來聊聊。
熱管理,現代N的看家本領
光看參數,IONIQ 5N并不算最驚艷,雙電機總功率為478kW,零百加速3.4秒,采用韓國SK高性能電池,電池能量密度為83.3kWh,支持800V高壓快充,18分鐘內,就能從10%充到80%。然而,參數并不代表實力,跑圈速電車最怕什么,當然是熱衰減,紐北跑兩圈里程達到40公里,沒有硬頂的N熱管理系統作支撐,別說拿獎,甚至有可能都無法跑完全程。
現代自研的這套熱管理系統中,有兩項最硬的技術:
一是液冷技術,該技術近兩年在國產電車上已經普及,但現代是最早應用液冷技術的車企。目前國產電車的電池溫度設定在32度-50度,超過極限值,電池就會變形、罷工。而IONIQ 5N的電池溫度設定在32度-64度,這是因為它采用了新型的液冷結構,在電池與水箱之間增加了一層用特殊材質做成的保護殼,好處就是,萬一在比賽中,電池因溫度過高而變形,也不會影響比賽。缺點就是成本是真高。
仔細看IONIQ 5N,你很容易發現它并沒有采用全封閉式前臉,其格柵與水箱相連的地方,以及有助于輪胎散熱的地方全是空的。增加外觀識別度不是重點,重點是這樣的設計,有助于提升電池的極限性能。
二是電池溫控調節系統,保持電池溫度對電池極限性能至關重要。IONIQ 5N允許駕駛員在起跑前預設理想的電池溫度,關鍵是它的這套恒溫管理系統,13分鐘即可讓電池溫度降到20-30度,這絕對算得上是黑科技。
IONIQ 5N的“兩面性”
作為普通人的我,沒有能力去壓榨IONIQ 5N的電池極限,但這并不妨礙它給我帶來刷圈樂趣。
“彎道頑童”的特質,從我坐進IONIQ 5N就感受到了。方向盤上最醒目的就是NGB紅色按鍵,NGB可以簡單理解為加速鍵,一次10S增加40匹馬力,可連續使用10次。這項技術就是現代使用多年的增壓技術,目前國產電動車中,比亞迪開始使用該技術。
換擋撥片并不稀奇,但稀奇的是,IONIQ 5N可以模擬油車手動換擋,動力不足時換擋的頓挫感或者換擋后的推背感,簡直跟油車無區別。
IONIQ 5N同樣配備雙聯屏,但功能跟國產電車完全不同,其中控屏最顯眼的就是N模式,其顯示的駕駛信息與儀表盤形成聯動,點進去之后,里面可以設置的功能就太多了。
比如你可以直接設置成賽道模式,該模式下車輛的所有性能全部拉滿;再比如參加耐力賽,你可以調低電機的峰值扭矩以增加續航,還比如在NPedal這一欄,可自主調節加速器踏板,制動踏板。另外,加速G值、彈射起步、模擬聲浪、單圈計時及漂移等功能都可以自主設置。
IONIQ 5N的彈射起步相當帶勁,電車的彈射起步操作起來比油車簡單多了,像我這種普通“女司機”也能輕輕松松體驗彈射起步的快感。
對一般的賽道,比如成都天府賽道,NPedal模式能夠提供很多實質性的幫助,小彎道靠車輛的慣性就能愉快搞定,根本不用人為操心。當然,真正讓我內心澎拜的是,IONIQ 5N在大U型彎、直角彎道上又絲滑又穩健的飆彎能力,伴隨著悶實、勁道的聲浪,那一刻,我真忘了我開的是一輛電車。
其實在試駕IONIQ 5N前,我在美國也跟當地的朋友聊到過這款車,提到IONIQ 5N,他們都會對這款既能下賽道又兼顧家用的“雙面電車”樹大拇指。兩面性體現在方方面面,在設計上,IONIQ 5N有著性能車的高辯識度,但絕不是“非主流”,在實用性上,3米軸距、550公里續航(CLTC)以及豐富的配置,足以滿足你日常使用。
最后說說
最后再爆一個料。IONIQ 5N國內售價38.88萬,而北美的售價為67560刀,折算成RMB約48萬,歐洲賣得更貴,已超過50萬。看到這個價格,我算是理解了為什么現代只給中國市場200臺的配額,不光賣一臺虧3萬,還要搭上“三電質保8年”的風險。
明擺著是一門虧損生意,現代為何還要將IONIQ 5N引入中國?原因大家心知肚明,一是為北京現代站臺,二是自洽實力,通過引進N品牌高性能車告訴中國消費者,作為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的現代,無論是干油車還是造電車,是有幾把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