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網上有不少燃油車的擁躉,喊著燃油車不退市不買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就是電瓶車,哪天部隊用了電車我才買電車,整天都是那些車轱轆話。
但是部隊和民用那是兩碼事嗎?而且我想問大家一句,你身邊從燃油車換到新能源汽車的應該不少吧,但是開了新能源汽車,再換回燃油車的呢?有嗎?反正我身邊是沒有的。
很多人天天吐槽新能源汽車,但是卻改變不了絕大多數人,一旦開上新能源汽車就回不去的事實,這一點也是有數據統計的,全球電動汽車聯盟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92%的電動汽車車主在更換新車時更傾向于再次選擇電動汽車而非傳統燃油車。
乘聯會數據,2024年12月,中國狹義乘用車零售市場預計將達到270萬輛,同比增長14.8%,環比增長11.4%。其中,新能源車型零售預計可達140萬輛,滲透率約51.9%。依此測算,2024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有望達到1100萬輛,同比增長42.2%,且滲透率已連續6個月超過50%。
一提到新能源汽車,很多人總是把它和電動汽車劃等號,但是新能源汽車指的可不只是電動汽車,而是指的電動汽車、插混、增程式、氫燃料汽車等新的能源形式,都可以稱為新能源汽車。
你說電動汽車有續航焦慮,你經常要出遠門,那你可以選擇增程式和插混啊,市區用電,跑長途用油,這不是挺好嗎?老是拿著續航焦慮說事。
從駕駛感受來說,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早就不是一個級別的了,燃油車無論發動機和變速箱配合的再好,都無法做到天衣無縫,加速要等待發動機轉速攀升,升檔或者降檔,減速的時候,變速箱降檔,也會帶來拖拽甚至頓挫,而電機驅動是真的毫無遲滯,平順絲滑,這是很多人說的開了新能源汽車就回不去的最重要原因。
從智能化的角度來說,燃油車也無法和新能源汽車相提并論,燃油車上做的最好的輔助駕駛,頂多能夠做到自動跟車、車道居中保持,高速能幫助你減輕一點駕駛疲勞,僅此而已了。而現在各大新能源車企都在發力車位到車位、端到端的智能駕駛技術,這完全不是一個層面的。
還有人質疑說,100多年前就已經有電動汽車了,那為什么今天的電動汽車還被叫做新能源呢?都出來100多年了,新在哪里呢?
其實啊,新能源指的是區別于化石燃料通過燃燒驅動的傳統汽車,電動汽車、插混、氫燃料都算新能源汽車,雖然一百多年前就有電動汽車,但是那時候的電能都是靠著化石燃料發出來的。而現在有了太陽能、潮汐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1980年聯合國召開的“聯合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會議”對新能源的定義為:以新技術和新材料為基礎,使傳統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現代化的開發和利用,用取之不盡、周而復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資源有限、對環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點開發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潮汐能、地熱能、氫能和核能(原子能)。
從這個角度來說,電動汽車確實可以稱之為新能源汽車,它的重點不是發明的時間,而是能源的形式。
2020年,滲透率5.80%;2021年,滲透率14.80%;2022年,滲透率27.60%;2023年,滲透率35.70%;2024年,50%以上,從這組數據就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車已經是勢不可擋了。也許再過幾年,燃油車會成為小眾產品,像手動擋一樣,成為部分車迷的藝術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