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執行摘要:鴻蒙PC——競爭新勢力登場
華為近日正式發布搭載鴻蒙操作系統(HarmonyOS)的個人電腦(PC),包括主流型號HUAWEI MateBook Pro和極具創新性的HUAWEI MateBook Fold折疊屏電腦。此舉標志著鴻蒙系統在繼智能手機、平板、物聯網設備之后,正式進軍關鍵的PC領域,被視為中國國產操作系統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意在打破微軟Windows和蘋果macOS在全球PC操作系統市場長期以來的壟斷格局,并提升中國在核心技術領域的自主可控能力。
本次發布的鴻蒙PC搭載的是全新的HarmonyOS 5(部分資料亦稱其為鴻蒙星河版或HarmonyOS NEXT)。該系統版本實現了從內核到應用框架的全棧自研,徹底擺脫了對安卓開源項目(AOSP)的依賴,是“純血”鴻蒙的代表。其核心亮點在于無縫的多設備協同體驗、深度集成的AI能力、強化的安全隱私保護以及一個仍在快速成長但潛力巨大的原生應用生態。
華為此次同時推出傳統形態的MateBook Pro和高端創新的MateBook Fold,清晰地展現了其市場策略。MateBook Pro以相對主流的形態和7999元人民幣起的定價,瞄準更廣泛的消費群體。而起售價高達23999元人民幣的MateBook Fold,作為“全球最大的商用折疊屏電腦”,不僅是技術實力的展示,更是一款旨在提升品牌形象、探索PC新形態的旗艦產品。這種“一體兩翼”的產品布局,表明華為對HarmonyOS 5充滿信心,認為其足以支撐從主流到高端、從傳統到創新的多樣化硬件和用戶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鴻蒙PC的發布恰逢華為使用微軟Windows許可到期的節點。這一時間上的契合,使得華為從最初因應外部制裁而發展鴻蒙系統以替代安卓,轉變為在PC領域主動進行戰略調整,全面擁抱自主生態。這不僅僅是應對壓力的被動之舉,更是華為構建完全自主可控的軟硬件生態系統、擺脫地緣政治影響、掌握技術發展主動權的長遠規劃。其目標并非簡單替換存量用戶設備上的Windows系統,而是為未來的華為硬件打造一個全新的、獨立的生態體系。盡管鴻蒙PC的雄心顯而易見,但在生態系統建設的成熟度以及全球市場的接受度方面,仍面臨不小的挑戰。
II. 鴻蒙系統的演進:從移動端扎根到PC端雄心
鴻蒙操作系統的征程始于2019年的首次發布,并于2021年正式應用于智能手機。自誕生之初,鴻蒙便被定位為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旨在為不同設備提供統一的交互體驗。
從HarmonyOS 1.0到4.2版本,系統在底層部分借鑒了安卓開源項目(AOSP),這種務實的策略使得鴻蒙能夠快速推向市場,在華為的手機、平板等設備上積累用戶基礎,并降低開發者早期適配的門檻。這一階段為后續的徹底獨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真正的轉折點在于鴻蒙星河版(HarmonyOS NEXT),即應用于PC端的HarmonyOS 5。這一版本標志著鴻蒙與AOSP的徹底剝離,成為一個完全自主研發的“純血”鴻蒙系統。據報道,為了打造這一全新的PC操作系統,華為投入了長達5年的時間,集結了超過1萬名工程師和20多家研究機構的力量,累計獲得了2700多項核心專利。
目前,鴻蒙PC已正式發布,搭載HarmonyOS 5系統,其應用生態雖然尚處早期,但增長迅速,并制定了明確的應用數量發展目標。
這種從借鑒AOSP到完全獨立的演進路徑,體現了華為在操作系統發展上的戰略耐心和深思熟慮。初期借助AOSP,有效降低了從零開始構建操作系統和生態的巨大風險,快速獲得了市場和開發者的初步認可。當技術積累和生態基礎達到一定程度后,再果斷邁向完全自主的HarmonyOS NEXT,這是更為艱難但也更具戰略意義的一步。
“全棧自研”、“自主可控”這些關鍵詞,不僅僅是市場宣傳語,更深刻反映了中國在國家層面以及華為在企業層面,為應對地緣政治挑戰、降低對外部技術依賴而制定的核心戰略。鴻蒙PC的誕生,及其宣稱的填補了“30年來全自研國產操作系統在PC端的空白”,正是這一戰略在PC領域的重要實踐。這不僅關乎華為自身的發展,也承載著推動中國信息技術產業整體自主化水平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