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車上的激光雷達給“震撼”到了——不是震撼于科技,是震撼于它的“破壞力”!
國外有個沃爾沃EX90的車主,在修車車間里正美滋滋地拍自己的愛車,鏡頭一轉,對準了車頂那個激光雷達裝置。神奇的事兒發生了!他手機屏幕上突然開始出現一些紫色的“小星星”!這位老哥當時估計也懵了,還拿著手機在那兒來回對焦,心里琢磨:這是啥特效???哥們兒,你手機鏡頭被激光給“燒”了!
這事兒可不是個例!不光國外,咱們這邊也有“受害者”。有蔚來ET7的車主就吐槽,自己的手機被激光雷達燒出了一個清晰的“十字架”傷痕。更絕的是,問界M7的激光雷達,那威力大的,直接把停車場的監控攝像頭給干成了滿屏雪花!好家伙,這哪是汽車雷達啊,簡直是現實版的“光棱坦克”!
問題來了!咱們平時拍車也不少,咋以前手機就沒事兒?到底啥情況下,這小小的激光雷達才會變成“手機鏡頭殺手”?更重要的是,這玩意兒對人眼,會不會也有啥看不見的危害?
首先,咱得知道這激光雷達是咋干活的。簡單說,它就像個超級精準的“激光筆”,不停地向外發射非常非常短促的激光脈沖,然后靠內部的接收器“聽”回聲,計算時間和強度,就能畫出周圍物體的距離和形狀圖了,這就是車企老吹的“點云”。那些“128線”、“192線”指的是它能同時射出多少道激光線,線越多越精細。這雷達掃描范圍挺大,水平120度,垂直25度,幾百米內都覆蓋了,所以手機鏡頭想完全躲開它的“光網”,還真不容易。
那激光是怎么“燒壞”手機鏡頭的呢?當激光束照進手機鏡頭,它會穿過那些微小的透鏡,作用在感光的CMOS元件上。這激光能量啊,就像個小火苗,會一層層地“燒蝕”CMOS上的微透鏡、彩色濾鏡,最后連底層的電路都可能燒壞。你在屏幕上看到的,就是從一個小紫點,慢慢變成線,最后可能一大片都廢了。
但是!朋友們,咱不能“拋開劑量談危害”??!多大威力的激光才能真把CMOS燒壞呢?有研究人員做過實驗,對于常見的532納米波長的激光,能量密度達到大約29毫焦每平方厘米時,CMOS才可能出現損傷點;對于波長更長的1064納米激光,這個“傷害門檻”要升到41毫焦左右。
現在車上的激光雷達,主流用的是兩種波長,905納米和1550納米。根據上面實驗規律,波長越長,燒壞CMOS需要的能量就越大。像做905納米雷達的禾賽公司就透露過,在距離雷達10厘米的地方,功率密度其實非常非常低,換算下來能量密度只有大約0.4毫焦每平方厘米。這跟實驗里幾十毫焦的“傷害門檻”比,差著百倍呢!理論上,你拿著手機貼著拍,拍很久都很難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