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奧就像一場馬拉松,既考驗天賦,也需要長期投入,并非每個孩子都適合,需要理性決策。但也正因如此,一旦決策就要找最好的教練團隊。”猿編程創始人李翊這一觀點,直擊當下家長的核心關切——如何判斷孩子是否適合信息學奧賽這條專業路徑。
日前,猿編程啟動“AI時代拔尖人才培養計劃”,與中國頂尖的信息學奧賽團隊信友隊簽署戰略合作,構建卓越的拔尖人才培養體系,對信息學奧賽課程進行全面升級。據了解,信友隊是國內頂尖的信奧人才培養團隊,曾培養出7位世界冠軍、6枚IOI國際信奧競賽金牌、49枚NOI全國信奧決賽金牌、63位APIO亞太地區信奧競賽金牌得主,學員遍布清華姚班、北大圖靈班及哈佛、MIT等世界名校。在業內人士看來,通過與信友隊的戰略合作,猿編程將為信息科技領域培育更多的專業人才,為國家輸送杰出的創新力量。
李翊表示:“與信友隊的合作,將為我們學員中適合信奧賽道的孩子,提供頂尖的教練資源和培養路徑。”信友隊聯合創始人、國際金牌教練徐源強調:“我們希望通過與猿編程的互補優勢,共同打造從科學啟蒙到頂尖競賽的一站式培養體系。”
“AI時代拔尖人才培養計劃”戰略合作啟動
從培養科學素養到拔尖人才,實現成長“多賽道”
猿編程與信友隊達成戰略合作的背后,是猿編程對人才培養體系的深度思考。自2017年成立以來,猿編程以“培養人工智能時代的科技少年”為品牌使命,累計服務600多萬學員,為青少年提供全面的AI教育服務,在三項國際權威AI賽事獲得全球第一。在長期教育實踐中,猿編程發現,要真正實現從科學素養到拔尖人才的貫通培養,必須建立一套科學、系統的能力培養框架。
猿編程創始人李翊突破傳統編程教學的局限,首創提升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養的“4C體系”——Cognition:提升底層認知能力;Complex thinking:鍛煉復合思維能力;Cross-discipline:賦能學科融合;Confidence:促進自我效能。這一體系重新定義了編程教育的價值:不僅是技能學習,更是面向未來的素養提升。
首先,提升底層認知能力。在4-16歲這一關鍵發展期,猿編程通過循序漸進的編程訓練,借助“code-run-debug”(“編寫-運行-調試”)的即時反饋循環機制,讓孩子在調試代碼時培養持續專注力,在設計算法時擴展記憶容量,在排查錯誤時提升控制能力,為各科學習打下堅實的認知基礎。
其次,鍛煉復合思維能力。復合思維能力是決定未來競爭力的關鍵,通常包含計算思維、創造性思維和系統性思維等維度。猿編程通過算法設計培養孩子的邏輯能力和結構化思維能力,在項目創作中激發創新靈感,在系統開發中訓練整體規劃意識。越早開始培養這些能力,孩子就越能在未來復雜多變的環境中從容應對。
猿編程創始人李翊主題演講
此外,編程天然的跨學科屬性使其成為知識融合的理想載體。李翊指出,偉大的突破往往產生于學科交叉之處,融合產生魅力。猿編程讓孩子在實踐中發現數學思維與編程邏輯的相通之處,體驗語言表達與算法設計的奇妙聯系,探索科學原理與代碼實現的完美結合。這種跨學科的學習方式不僅能讓孩子在真實應用中感受學科的本質魅力,更能培養孩子解決真實問題的綜合能力。
最后,促進自我效能。編程學習最獨特的價值在于它提供了即時的反饋和可見的成果。在猿編程,孩子們每完成一個項目都能獲得實實在在的成就感,每一次調試成功都會帶來“我能做到”的自信。這種正向循環不斷強化著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讓他們在面對挑戰時保持積極進取的心態。
基于4C體系的科學框架,猿編程將理論轉化為實踐,推動課程的全面升級,并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孩子,設計了差異化的培養路徑,構建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為不同發展需求的孩子打造全方位的成長通道。這一體系就像一座精心設計的立交橋,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李翊表示:“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信奧,但每個孩子都能在編程學習中收獲成長。第一步,可以通過通識課程培養興趣和科學素養;第二步,有志于信息科技的孩子可以轉向專業AI教育;第三步,真正具備競賽潛質的,可以為其匹配頂尖競賽資源和服務。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適合自己的賽道上綻放光彩。”
對于希望提升科學素養的孩子,猿編程提供了豐富的AI通識教育課程,通過趣味性內容、互動性體驗,幫助孩子們建立科技認知框架,培養面向未來的核心素養。猿編程構建了國內領先的少兒編程創作社區,已匯聚20多萬活躍學員,累計創作作品突破100萬件。
對信息科技有濃厚興趣的孩子,猿編程打造了專業化的AI教育課程——A+系列《高級算法與人工智能》,幫孩子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原理和應用場景,緊跟科技前沿。
其中,對于展現出特殊天賦的孩子,猿編程與信友隊合作提供了“拔尖人才培養計劃”,采用“基礎訓練+專題突破+實戰演練”的培養模式,接受系統的信奧培訓,還能獲得心理素質、學習方法等全方位的指導。
“我們希望在培養頂尖信奧選手的過程中,不僅提升他們的競賽實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面對挫折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能力。我們期待這些孩子未來能夠勇于挑戰難而正確的事,成長為學術界的翹楚或行業的領軍人物。”國際金牌教練徐源表示。
這些培養通道并非割裂獨立,而是相互銜接、靈活貫通的。通過定期的能力評估和成長診斷,專業導師團隊會為每位學員提供發展建議,猿編程希望每個學員都能在最適合自己的賽道上獲得成長。
“就像城市立交橋實現車輛分流一樣,我們的培養體系讓每個孩子都能駛向最適合自己的方向。”李翊表示,“重要的是找到屬于每個孩子的‘最佳車道’,而不是盲目追求同一條賽道。”
“智靈班”公益助學,讓天賦不被埋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