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ChatGPT 聊天,最長的一次,你們聊了多久?
前幾天我問它,國慶期間有什么人少一點,但是又很適合去的旅游目的地。一開始它很自信地推薦了幾個地方,然后每次回答都問我「要不要我幫你做一份日程表」、「要不要我幫你生成一份旅行必備清單」。
看起來都是無法拒絕的建議,于是我一直回復說「可以」。
然后我跟它聊了足足一個小時,從做旅行小冊子,到發朋友圈、小紅書還有抖音,去哪里找無版權的音樂。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內容,從問國慶節去哪里玩,聊到了怎么制作相冊,ChatGPT 每一個回答結尾,100% 都是問句
當我說不需要時,它的回答又會有一個新的建議,「那我幫你把之前那些文件生成為一個壓縮包吧?方便你一次性下載。」
本來只想知道幾個國慶好去處,最后變成了怎么寫視頻腳本。為什么 ChatGPT 的回復,最后一句話永遠都是問句?
大西洋月刊報道了這一現象,并聯系了 OpenAI 的相關負責人。OpenAI 說他們并不會以用戶的使用時間,來衡量成功,他們只是希望盡可能地多提供一些幫助;但奧特曼的目的真的這么單純?
圖片
肯定不止如此,如果說過去十年,互聯網的陷阱是 clickbait(標題黨),用聳動的標題把我們拉進一個又一個網頁。
那么今天 AI 聊天機器人,制造的新陷阱,就是靠這些「要嗎?」,把我們拴在對話里。
這些不是耐心的服務,他們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叫做 chatbait(聊天誘餌)。
從幫忙到套話,ChatGPT 招數不斷
前段時間,OpenAI 公布了 ChatGPT 的使用數據報告,里面提到其實大部分的人還是把 ChatGPT 當作聊天機器人,問一些日常生活的話題,真正拿來當生產力工具,咨詢代碼、輔助開發、要求 ChatGPT 真實的完成一些任務,這類用戶占比還是比較少。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