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最近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被兩只粉白相間、圓潤可愛的“小雞”刷屏?它們可不是普通的卡通形象,而是第十五屆全運會吉祥物“喜洋洋”和“樂融融”!不過,大家更愛叫它們一個接地氣的名字——“大灣雞”。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場有趣的網絡頂流誕生記吧!
一、起因:一場全民“指豚為雞”的美麗誤會這事兒說起來還挺有意思的!官方公布的吉祥物,其設計原型其實是素有“海上國寶”之稱的中華白海豚。白色款“喜洋洋”和粉色款“樂融融”頭頂的三色浪花,分別象征著廣東的木棉紅、香港的紫荊紫和澳門的蓮花綠,寓意著粵港澳三地同心協力。 然而,當這對萌物亮相后,廣東人強大的“美食基因”被瞬間激活了!許多網友第一眼看去,就覺得它們圓滾滾的身材、黃白/粉黃的配色,像極了粵菜里的經典白切雞和豉油雞。于是,一場“指豚為雞”的網絡烏龍歡樂上演:“這到底是雞還是鴨?”“我一直以為是白切雞和豉油雞twins!”甚至有網友拍下吉祥物玩偶的腳部特寫,開玩笑說“jiojio都露出來了,還不承認自己是大灣雞”。
二、過程:從民間玩梗到官方“認領”的完美互動。 面對這個“美麗的誤會”,網友們展現出了驚人的創造力。一時間,各種“大灣雞”表情包和二次創作刷爆網絡:有的被P成舉著菜刀的“廚師雞”,有的戴上墨鏡變身“社會雞”。這個親切的昵稱迅速拉近了吉祥物與公眾的距離,有網友直言:“如果不叫‘大灣雞’,我都不會看他一眼!”令人驚喜的是,全運會組委會和設計團隊對此展現了極大的包容和智慧。設計團隊負責人、廣州美術學院的劉平云教授幽默地回應道,這種將吉祥物與廣東特色相結合的趣味解讀,“是民眾發自內心的傳播方式,比官方宣傳更有生活氣息”。官方更是順勢而為,不僅轉發網友制作的表情包,還推出了“小雞運動會”等系列趣味短視頻,與民同樂。這種“官方玩梗”的親和策略,讓“大灣雞”的人氣一路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