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硬核科技創業者,即將斬獲第二個IPO。
從復旦大學物理學霸,到執掌通用全球研發中心,再到連續創立奕瑞科技、光微科技、視涯科技三家技術型企業,顧鐵的三十年,是一部典型的“學霸創業”樣本:精準卡位高技術壁壘賽道,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國產替代,最終登陸資本市場。
如今,奕瑞科技已是數字化X射線探測器出貨量全球第三、國內第一的龍頭,并已登陸科創板。而他于2016年創立的光微科技,其3D ToF芯片已廣泛應用于消費類、工業類及汽車行業;同年創立的視涯科技,在硅基OLED微顯示屏領域已沖至全球第二、國內第一,正沖刺科創板。
值得一提的是,硅基OLED微顯示屏是智能眼鏡(AR/VR設備)里那塊僅有指甲蓋大小、卻擁有超高分辨率的“高清視網膜”,是決定設備清晰度和沉浸感的最核心、最貴的部件,2024年行業內已實現百萬級出貨的廠商僅索尼與視涯科技。
如今,視涯科技的客戶已經涵蓋大疆創新、字節跳動、影石創新、雷鳥、聯想等。
今年早些時候,視涯科技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公司于近日回復了第一輪問詢。一旦成功,56歲的顧鐵將收獲第二個IPO。
這是一個復旦校友連續創業,不斷突破海外技術壁壘的故事。
1968年,顧鐵出生于黑龍江牡丹江。1989年,他獲得復旦大學物理學士學位,隨后赴美深造,于1994年取得賓夕法尼亞大學工程博士學位。
和許多人一樣,顧鐵畢業后并未立即創業,而是選擇了一條更扎實的路徑——進入產業深處,從工程師做起。
他的職場履歷堪稱跨國公司精英樣本:先后在光學影像公司擔任研發工程師、工程部經理,隨后進入通用電氣醫療系統和珀金埃爾默,一路晉升至項目經理、運營經理、產品工程總監。不到十年,他已出任通用全球研發中心(上海)總經理,完成從技術專家到管理者的蛻變。
2006年,顧鐵迎來職業生涯關鍵轉折——加入國內顯示屏龍頭天馬微電子,擔任董事兼總經理,一干就是8年的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上世紀90年代,他就參與過美國首條第二代TFT-LCD生產線的組建。在天馬微期間,他推動公司于2008年成功出海,向國際車企供應TFT彩色屏幕,出貨量躍居全球前三,成為汽車顯示屏領域的重要玩家。
然而,顧鐵的野心不止于此。
在天馬微期間,他已參與創立奕瑞科技,2014年離開天馬微后全力投入這一新戰場。奕瑞科技主攻數字化X射線探測器,產品廣泛用于醫療診斷、工業檢測及安防等領域,與國內廠商共同打破了國外廠商數十年的壟斷。
在2010年之前,全球數字化X射線探測器市場長期被國外企業壟斷,單臺設備價格曾高達數十萬元。由于核心部件成本居高不下,X射線醫學影像設備售價昂貴。隨著奕瑞科技等國內廠商實現技術突破并完成進口替代,這類產品的全球價格逐漸回落。
2020年9月,顧鐵帶領奕瑞科技登陸科創板,成為國內首家醫療器械核心部件上市公司,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三、國內第一,目前市值超240億元。
除了醫療領域,顧鐵于2016年1月注冊成立光微科技,這是一家專注3D領域的ToF芯片和解決方案提供商。
早在2022年,光微科技便推出業內首顆可應用于戶外的高集成度多區ToF傳感器ND06,成功在知名品牌電動車量產,成為了業界率先實現多區ToF傳感器在戶外場景落地應用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