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家孩子上高中了么? 今天我們來聊聊一個關系到千家萬戶的話題——縣中振興。
根據統計, 咱們國家有將近60%、超過1600萬的高中生是在縣級中學里讀書的。 縣中辦得好不好,牽動著無數家庭的未來。然而這些年,不少縣中陷入困境:好教師留不住,優質生源被“掐尖”,教學質量提升慢,“縣中塌陷”成了現實痛點。
針對這些問題,前幾天,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縣域普通高中振興行動計劃》,系統部署、精準出招。其中最值得稱道的一點,是文件 緊緊抓住了人口變化這個關鍵變量,展現出極強的針對性與前瞻性。
要知道,根據人口發展趨勢,未來幾年,要上高中的孩子會一年比一年多,并在2029年達到頂峰, 縣域高中必須持續“擴容”來加以應 ;峰值之后,生源回落, 部分學校又可能面臨招不滿的窘境。
針對這個問題,文件給出了務實靈活的解決方案。比如說,它明確提出要 “建立學齡人口和學位需求預測預警機制” , 通過數據共享精準預測學位缺口,變被動響應為主動規劃 ,這樣一來,通過精準預測就可以避免盲目建設,確保每一筆投入都用在刀刃上。在“渡峰”時期,它又提出可以適當放寬班額標準,并充分利用閑置校舍資源擴容。也就是不搞“一刀切”,優先保障每個孩子“有學上”的權利。
除了“擴容”,文件也強調 要兼顧質量。 比如 完善學校建設標準, 硬件軟件一起抓;更明確嚴禁違規跨區域“掐尖”招生、嚴禁搶挖縣中優秀教師, 以剛性約束為縣中筑起“防護墻”,留住振興的本錢。
更進一步的是,文件跳出“就縣中談縣中”的局限,更加強調 聯動性協同性。 它部署了 新一輪高校對口托管幫扶,深化鄉村振興重點縣的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 將縣中托管幫扶納入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整體規劃。也就是說,縣中振興被嵌入國家戰略大盤中,這套打法也向全社會釋放一個信號: 振興縣中,絕不僅僅是教育部門的事, 只有凝聚起各方合力,才能真正讓縣中強起來、優起來!
這場關乎千萬學子未來的戰役,值得我們共同期待!